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gululu4 于 2009-7-29 18:32 发表 也许。。。。可能吧。 但我对于画质的理解是,按照人类的视觉习惯,首要的是构图,其次是色彩和明暗,然后才细节和锐利程度。所以,色彩的提升已经是很大的提升了。 ...
原帖由 bluemovie 于 2009-7-29 18:35 发表 这是一方面的原因,不过派拉蒙的画质在dvd时代是出了名的差(锐度差、噪点多),相信这和他们的胶片保管有很大关系。美国往事也许是当年票房亏的太惨,片方置之不理了。 模拟的东西就是娇贵,像黑胶唱片,品相好坏会和音质有很 ...
原帖由 bluemovie 于 2009-7-29 18:39 发表 构图是导演拍摄时决定的。明暗是指对比度,色彩则包括了亮度、对比度、细节还原等诸多方面。其实review里提到的色彩的提升,我的理解是本片本来就是以运用色彩突出的,画面锐度、对比度、亮度以及细节方面的改善就很明显 ...
原帖由 gululu4 于 2009-7-29 18:45 发表 学过PS的都知道,色彩包括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三个部分。我这里讲的是主观概念,也就是常人的感受,本身并不严格量化。
原帖由 bluemovie 于 2009-7-29 18:49 发表 经过模数转换再加上有损压缩,家庭影碟的介质和胶片没啥可比性的。不过现在模数转换的技术应该是很高了,至少电影院里数字版的效果都相当的好,和最好的胶片效果看起来也差不多(可能我们的影院投影设备还是不够高端)。 ...
原帖由 bluemovie 于 2009-7-29 18:54 发表 说到底就是压缩技术提高、信息量大了,画面的还原在各个方面都会提升。只是受原始胶片质量制约,提升有限而已。这个应该没啥异议了吧? 不过bd时代能让我们更好了解很多老片的胶片情况(拍摄、保存情况),对电影工业发展的诸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5-10-29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