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楼主: 牯岭街少年

少年碟影报告之 见龙卸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拍电影对么?
2008-04-11 12:48:33   来自: olone (武汉)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头戴英式小钢盔的赵云,即让我痛心于华仔,更让我为赵子龙伤感。
  也许现在没有人愿意再认真地去看电影,仔细地去思考,只是这样对么?
  遗忘过去就是背叛,不尊重历史又该怎么说呢?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作品,如果只是搞笑也就罢了,可明摆着就不是在拍另外一部《大话西游》。根本就是利用《三国》在观众中的影响力来吸引票房,却呈现给大家一个纯粹虚构的故事。
  说个夸张的观点,我们通过三国演义来了解历史,虽说并不非常真实,但也了解个大概。易中天对三国中的人物也有他的观点,也利用三国中的人物来为观众(听众)提供娱乐,但是都是根据考证挖掘出另外一些东西而已,绝无胡编乱造。李导演的作品让不知道这段历史的观众看到,会让他们怎么看待这些曾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人们呢?
  虽说现代的中国人只尊敬自己,传统的中国人更尊敬自己的祖先,但即使没必要忌讳得不能拿祖先来开些玩笑,可是“戏说”就表明一个“戏说”的样子,如此一本正经地杜撰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和史实,其中更是有不少为我们所敬仰英雄,居心何在?
  李导演曾说过,只是想拍一个自己心目中的赵子龙。三国时期的历史如此精彩,又有这样多的纪录,难道真实历史的框架内就小得让李导无法展示自己精彩无比的想法啦?真要描写一个不同的赵子龙的话,同样一件事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拍出来给观众完全不同的感觉。
  也许是我的心思太恶毒,总觉得李导演是因为知道仅是自己编的故事,如果架空了历史也就没观众会来看了,于是把自己的老祖宗也好好利用一下。商业社会中的人心由此可鉴。只是这样对么?
  另外,对于那些宣扬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历史真实面目的不可知论者,我只能同情你们失去了从人类历史中继承财富的能力,也不可能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任何东西,毕竟你们也不相信自己留下的东西能够传给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魏国,万岁~ 大蜀国,万岁!”...orz
2008-04-11 10:31:57   来自: HoneySky~复活。 (北京)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这几乎是整个电影中最让我动容的一个场面——蜀国年轻将领邓芝与魏国老将韩德决战的最后一刻。
   在此之前,影片的叙述已经接近尾声,一战成名后的赵子龙战战皆胜,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暮年的老者,伴随他的是常胜将军的名号和版图上厮杀过的一个大圈。此刻,正值诸葛孔明北伐破六郡的紧要关口,子龙再次被迫回到了当年救阿斗抢佩剑的地方——凤鸣山,在和当初的小姑娘现在的maggie Q 交战且未分胜负的第一回合后,maggie Q显然继承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的优良传统,她赐韩德汉血宝马,让其领兵抢山,蜀国四元年轻的小将得知消息后,已然抱着必死的决心与刘子龙(原谅我乱改名字...谁让这不是真实历史。)依依辞别,尽显铁血柔情。三员将领已经战死,洪金宝肉乎乎的跌在墙角, 我从在刘子龙失血过多暗淡的目光中——
   看见了让我最动容的一个时刻——
   邓芝不惧生死,在最后关口回眸看看自己的将领也是师父子龙(话说之前他已经回眸三次...我承认,我觉得这演员很帅...- -)他的勇气就是从这每一次的回望中得到,子龙站在山上,看着他,仿佛赐予他力量。(什么破比喻...)韩德的三个儿子都在须臾间被斩杀,他还没来得及哭丧,就有多了个义女,当然了,这义女不是好认的,她拿起弓箭,对着厮杀的韩德说:“义父,感谢你成全了我。”——潜台词:没错,我就负你了,你只能死,这是代价。韩德这才明白,但是一点儿不觉得自己亏,他依然奋战着。肚子上被捅了一刀。邓芝也坚持着,肩膀上被砍了一刀。就在俩人要同归于尽的那一刻。
   就在那一刻。
   韩德突然喊了一句:“大魏国,万岁!”
   我等还在惊愕中,就听邓芝也毫不示弱,大喊着:“大蜀国,万岁!!”紧接着,荧幕被滚滚的硝烟所弥漫,耳旁是隆隆的炮声...俩人就这样同归于尽了。
  
     我突然想起来狼牙山五壮士——"新中国,万岁!"
     我又突然想起来英雄儿女,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韩德,你最后一句应该对着美女m喊——“向我开炮!”
  
    不好意思写了这么长时间,才说到主要...我的意思就是,真不值啊,可怜我为了刘某人,这电影还是在下着小雨的夜晚,在扛着东三环堵车的压力下,在找不到停车场的黄昏,加上爆米花花了100多在万达看得...我可怜啊。
    这编剧兼导演兼美指,是一个人。我恨这个人!这拍的是什么呀,且不说将领们的盔甲就不对,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吧。往那祠堂里一放,整个一靖国神社,cao.赵子龙在我年幼的阅读记忆中,是一个披着白色披肩,身穿银色盔甲,骑着白马的一位翩翩美少年啊,他有勇有谋,长坂坡一战成名,后来更是得了长胜将军的美誉。这么一个银白色的骑士,就被sb编剧给毁了。救阿斗,头上包块绿头巾,等到一袭白衣终于亮相了,我的妈呀!他家死人啦?! 我忍不住想,这服装是谁给弄得呀,居然把刘德华那么帅的人弄成这么难看...以后的服装更可笑,北伐时候,刘子龙,曹maggie,关建豪...都穿的是貂皮大衣...
   对白更好玩儿。曾让我一度认为这是恶搞影片,列举一二,不作评论。绝对无语。
   诸葛说:“子龙,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都靠着一些美好的回忆活着...”
   曹maggie:"韩将军,今天你死了四个儿子,可是你多了一位女儿...义父...!"(这tmd是ccav倪萍春晚煽情呢吧。)
   关键豪与张某某的对话:“你抢什么抢?!”“怎么了,我年龄比你大,武功比你高,你抢什么”“哼!敢和我去校场上比比吗?!”“比就比!”也许大家不觉得这个对白2,但是配上他们的表情,我都要喷了。
  
   但是电影总不会是一无是处的,现在说点儿优点。比如摄影、音乐、剪辑,就很好。演员的表演呢,良莠不齐,刘德华只能算是平平淡淡,他在长坂坡豪气的狂笑笑得我毛骨悚然,一点儿也没有表现出那种热血和豪情,也没有霸气与狂妄,也没有轻蔑与骄傲,因为太刻意的追求这个效果,反而没有达到。曹maggie到了影片后半段上场,第一次亮相是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来两军交战她居然弹起了十面埋伏...(三国时候有这个么- -)整个一东方不败... 但是她和刘德华的打斗表现的还是不错的,很有霸气很有杀气,白衣飒飒,长笛惊风,倒是表现出了英姿飒爽的三国女将风采。
   写的太长了,最后说说我唯一满意的一点儿——谁能告诉我演邓芝那小男孩儿是谁啊——演得不错,对比剩下的能叫得出名字的来说,他不多的亮相和对白,可圈可点。决一死战之前柔情般滑落的眼泪,战场上不止一次的回眸,带着轻狂的少年人的不羁在曹军中大声嘲笑,最后临死时的决绝与勇敢...当然除了那句“为了新中国,冲啊”...
  
   影片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是轮回?是人在宿命中的无可奈何?是历史长河中不管你是一代名将还是碌碌无为的罗平安,都不过是一朵浪花,终究要被淘尽?? 凤鸣山那座佛像是谁...代表什么?它能看透一切,当打了一圈以后,天下还没有太平...??
   导演我靠,你到底要说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烂的片
2008-04-11 09:10:29   来自: 谁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赵云是这样的吗,为什么现在所有电影都一个样,导演也都是毁人不倦.我看到了一个很猥琐的洪金宝,一个很无厘头的诸葛亮,一个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赵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龙卸甲》的人物造型让记住了一个名字叫做李仁港
2008-04-11 10:10:36   来自: 岸香荼麽 (大连)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原谅我的愚昧和驽钝,如果不是看了《见龙卸甲》,如果不是被里面形形色色奇怪的人物造型所打动,我绝对不会动用百度去搜索一下该片可敬的造型师,更不会知道声称片中所有的武器和造型都是他所“创造”的大导演李仁港。
  绝对没有什么恶意,在看了生平之后我才了解,原来这位导演的几部作品都是耳熟能详的大片,其中有几部我更是奉为经典。
  但是引用片中诸葛亮所云,既然已经誉满天下,又为什么要去拍这“毁灭将军一世英明”的《见龙卸甲》呢,李仁港的境遇与老年赵云倒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那。
  
  片子是好片子,“英雄迟暮美女末路”,凄凉但壮美。
  除了乱七八糟的篡改剧情,例如什么关羽与张飞把赵云送走去让他单枪匹马去救阿斗母子,什么曹操带着孙女去观战,甚至最后把可怜的赵云交出去送死等等一系列无厘头剧情之外,宽容的说,如果只是看电影,不牵涉任何历史问题,我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片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造型我就实在不敢恭维了。
  电影上映之前,曾经有网友大肆攻击影片造型,我当时还不已为然,觉得只是海报而已,没有看到内容,实在没有什么评价的资格,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不能免俗的为这个问题大动肝火。
  
  包头造型我就不说了,被抨击得太多,还和陕西人联系到一起,我觉得有失公允,当年小兵卒们包头上阵,我们在别的电影中也看到过,只是刘德华包头出现,我确实想到了阿宝同学。
  刘备建蜀国,赵云被封将的场景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刘德华倒是没包头了,白袍白帽加类似面纱的东东,再次原谅我,我真的很想送他一只装了眼镜蛇的竹娄让他一展所长!!
  敢问兄台是否来自阿拉伯?
  非也,我这是印度阿三的标准装备。
  
  影片过半,美女Maggie Q千呼万唤始出来,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呢。
  第一个造型还成,头发束高,一袭华贵长袍整得像出塞的昭君,我也就忍了;待与赵云单挑时,头盔被挑飞,头发披散,我终于恍然大悟,哇,日本的竹刀美女啊。
  黑色宽袖长袍,竹制护胸,再加一把竹刀和面罩的话,绝对可以直接参加日本剑道比赛了。
  还有那满头的小辫子,呃,与片中另一位赵军甲安志杰有遥相呼应之感,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情侣发?
  再观小安,洒脱的半臂挎衫,圆形大耳环,满头辫子,呀,原来孟获被擒获之后已经弃暗投明参加了赵家军呀!
  再或者,直接去演个西藏片,绝对不会有突兀之感。
  
  强烈建议李仁港带着这部片子去国外参展,影片众揽古今中外的民俗风格,秉承了亚洲各地的装扮于一身,真可谓是叹为观止。
  原来人设造型真的可以彻底的毁灭一部好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龙卸甲最没溜排行榜
2008-04-10 15:52:41   来自: 哪儿能蹭饭丫先知 (北京)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NO.1关羽
  这是我最过最没溜,长的最寒碜的关羽,尽毁狄龙形象,吃了屎的回眸一望,我差点吐了,关羽特征这么明显一人,怎么就能给整成这样呢,不红脸没关系,咱整的英武点,不长髯也没关系,咱整的干净点,不单单是造型没溜,办事也极不靠谱,张飞跟德华单挑,他明是上来劝架,实则是拉偏手,叫唤着说小兄弟我送你一程,出门就把德华捌野地里,一边骑马一边回望,我谢谢你,马上砍人咱没砍过,马总骑过吧,只见关羽肩膀狂甩,根本就是屁股不动肩膀动,还回头深情凝望德华,等任务完成了,咱们再见!!我靠,你死不死啊,关王爷这么讲大义的人,怎么会这副死相.咱们迎合小日本口味搞表忠心这一套也不用整这么露骨吧?
  
  NO.2诸葛亮
  诸葛亮的没溜只能用猥琐来形容
  
  NO.3邓芝
  凭什么别人都戴头盔你不戴???凭什么只有你整这么帅的头发???凭什么官儿一样大别人先冲,你最后冲???凭什么你死的时候就非得喊口号???
  
  NO.4张飞
  咱再找一胖点的张飞行嘛?
  
  NO.5关兴
  说实话,关兴看着就比较欠抽,比张苞欠抽.你当演时装剧啊,一捌眼那模样,当赵云跟诸葛亮搞黑社会的?
  
  NO.6曹操
  你丫的跟曹婴什么关系?爷孙?不那么单纯吧?你不恋童癖都没人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部搞笑片么
2008-04-10 11:01:03   来自: 柠啊檬啊兔啊 (上海)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刚放个片头瞥到主演:李美琪
  正纳闷,同伴点醒:原来Maggie Q中文名叫李美琪啊。
  就此开始了整部剧情拖沓情节空洞的片子。
  其一,其中的人物对白甚为搞笑。
  我觉得编剧是不是知音之类的杂志看多了,整部戏对白都肉麻兮兮的。特别是当饰演诸葛亮的濮存昕对饰演子龙的刘德华说“我们都是为了些美好的回忆而活着”的时候全场大笑,搞笑片劲头到达了极致。
  其二,人物服装。
  我不晓得是否当时的历史人物服装就是那样。反正封帅的时候,刘德华一身白色连帽衣让我想到了阿拉伯人,怎么看怎么让人忍俊不禁。
  其三,剧情太空洞
  整部戏就几乎么撒剧情。编剧太滥了。每个人演的都那么搞笑。当然刘德华还是中规中矩的表演。之前宣传的时候还说吴建豪为了这部片子熟读三国历史著作。那么太搞笑了,他一共露了2次脸,几乎无任何意义。于荣光四个儿子都死了的时候一点没悲痛万分的表现,倒是一脸的无辜样子,敢问谁死了4个儿子是那副样子。
  
  看到最后我明白了
  这是一部搞笑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亏是免费看的
2008-04-09 22:52:25   来自: 铁琴书生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在华为的活动之一是看电影,于是在副班的带领人,一行18人坐着大巴去看这段热炒的《见龙卸甲》。
  在我的记忆中,赵云是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堪称为完美的将领,看这样的电影应该是满足一下难得的崇拜感的,可惜看完之后,同事们纷纷在骂,我安慰他们,想想是免费的,心里就平衡了,要是自己花50块看这样的片子,真是冤了。
  片中漏洞、笑场太多,不赘述了,刚刚在央6看了编剧兼导演李仁港的一通白活,还真以为自己这几年的电影白看了,将信将疑间到豆瓣看了下,基本上还都算是明白人,分数基本上可以媲美史上的一些超级烂片。
  其实我一直怀疑这些活跃在文艺圈的所谓搞艺术的,文化知识那么贫乏,拍什么片子就恶补一下,自以为是的搞点啥也看不懂的东西出来就说是艺术,如果这些东西是像这样还算半个知识分子的人都看不懂,不知道他们捣鼓出来的东西想卖给谁看?
  面对像三国这样伟大作品的时候,面对京剧、评书以及各种各样表现这段故事的艺术作品的时候,稍微有点艺术良知和羞耻感的人怎么能拍出像《见龙卸甲》的片子,怎么敢拍?怎么好意思拍?怎么能心安理得的拍些这么不相关的故事,还打着三国的幌子欺骗我们这些纯洁的三国fans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朕把李仁港踹死!!!
2008-04-04 12:24:23   来自: 摩西不夜奔 (北京)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仁港脑子进水了,我们从小听过的三国里所有关有赵云的记述和传说,所有想象和记忆,都被这部弱智片子粗暴践踏肆意摧毁,让人不禁怀疑,你就算打死不肯看看《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你就没看过小人书连环画,你就没爹没娘,你就没听过关于三国关于赵云的故事?
    
    这部关于三国名将赵云的电影,完全像一个浮躁的老外,仅凭对一个陌生国度里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传奇的浅薄想象拍出来的。让我们村头的老头做历史顾问,都比这靠谱得多。
    
    他还真好意思一人兼任了导演、编剧和美工,从而使这样一部片子完全不像一个中国人拍的,也不像一个有脑子的人拍的,造型居然可以往日本战国时期靠,五虎上将受封时刘德华一身孝服,估计是李仁港的得意之作了,但即使抛却一切历史真实的要求,紧紧从审美上,也是非常弱智和难看的。更不用说那些道具,李仁港在使所有元素漫画化之后,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极其恶劣的自我满足式的胆大妄为——关羽的青龙偃月、赵子龙的银枪等等,都简单幼稚又自以为是到了极点。
    
    叙事上也是没头没脑,这样一个赋予了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必要非要从开始入伍讲述?电视剧中刘备落难时一个白袍银铠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纵白马飞出,大叫“使君”,是何等惊艳的场景?有必要让虚构一个什么老乡罗平安来做故事的讲述者?这个大胖子洪金宝演的连鸡肋都算不上的人物,完全就是莫名其妙。这样一个传奇色彩的人物,那么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还需要那么多旁白来完成叙事?
    
    再说动作场面,每一个打斗的场景,你都看不出来到底怎么打的,镜头晃动得厉害,并经过后期处理出过于凌乱的瞬间特写,加上几个慢镜,我靠,我想除非刚开始学剪接和制作的后生小辈,真想不出来还有人能够幼稚到这种程度。
    
    我想我终于明白濮存昕演的诸葛亮那么寒碜那么龌龊了,濮存昕好歹也是人艺里出来的,好歹也是读过两年书的,好歹也是从大陆长大,好歹也听过三国故事的,他妈的眼睁睁看着三国赵云的故事被糟蹋成了这样,没哭就不错了。
    
    老年的赵云坚持要北伐的时候,诸葛亮说,子龙啊,我们都这么一把年纪了,都是靠着一些美丽的回忆而活着,你这又何苦呢?
    
    导演啊,我们都听了这么多赵云的故事了,都是靠着对英雄人物美丽的传说而回忆的,你吃饱了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傻逼
2008-04-03 23:04:48   来自: 鬼鳥丸 (成都)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给这部片子打三星以上的都是傻逼。导演编剧也是傻逼,演员也勉强傻逼了一把。
   对于三国骨灰级粉丝的我,该片除了无情的做贱我心目中的三国以外,还让我吐掉了没吃多少的晚饭。
   听听高丽棒子怎么说的:这是一部韩国电影,韩方投资。服装扮相都是韩方设计。韩方设计的三国。那服装不就是高丽棒子古代的服装?人死了盔甲武器保留着不就是高丽棒子在抄袭日本人?这片子哪里三国?哪里中国了?
   我操!虽然一直有人说汉人没有民族性,此时我便民族一下。
   蜀魏吴,永远的三国。
   我允许三国无双对人物的有趣设定,允许日本漫画对三国的篡改(至少人物属性能够符合原著),允许光荣公司那一系列三国游戏在人物身上添加各种属性,允许易中天老先生品三国,就是不允许高丽棒子花钱意淫。
   都他妈歇着吧,谁说它好我跟谁急。
   被别人强奸还叫爽,豆友们不至于如此下贱吧。
   而演员和导演为了钱被别人强奸,合情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己经没有期望了,但是不能差成这样
2008-04-03 19:50:15   来自: 浅笑

三国之见龙卸甲 / 见龙卸甲的评论   

  因为三国,子龙,所以这部片子一定是去影院看的。
  但即使本身我们不抱太好的期望,也没想到竟会差成这样,第一次有一部片子有催眠的意味,没想过蜀国出生的我会在子龙的电影中期望它尽快结束。
  
  这不是影评,是发泄,我记住了一个名字,李仁港。何苦呢,随便换一个片名起一个另的名字,何必浪费子龙三国。
  
  几场打斗还可以看看,注意是打斗不是打仗,打仗都在挑战人们的智商.....我看到第一场仗的时候就在想,万一老外看了,是不是以为中国三国时期都是原始人级别的谋划,猪哥的智商本来就算不近妖,也不是一般人来的,原来他是黑社会老大,就为了普及左青龙右白虎的,猪哥的形象算是彻底给毁了.
  
  意外居然看到了刘松仁,他是曹操,第一眼没认出来,只是鲍国安比较去了,选他演这个倒真是不错.几个配角和友情出演的大腕倒挺好玩的,心思都放找认谁是谁了.
  
  曹操是刘松仁;
  关羽是狄龙;
  张苞是丁海峰;
  于荣光的样子太显眼了,从没变过,不过为什么非要他叫做根本不知名的韩德?好歹是三国,欺大魏无人耶?至于他的智商....德华不想常胜都不行.
  濮存析要表现诸哥亮平易近人也不用吃一分钟的饭吧;
  子龙叫他的头叫手下做邓芝.....好的我理解为李导在反讽...不过....这个泰山莫不成是安志杰演的?
  
  其它一无是处.至于罗平安的存在?完全剔掉他的戏份有什么要紧的?更不要说他旁白的声音干涩无力,比小学生念自己不知道意思的稿子还不如.
  
  功夫之王想来不至于失望的,不过赤壁之后,会让我们记得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5-9-11 18: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