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thelittlejoe 于 2008-1-11 12:55 发表 
唉,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阿,跟你说道说道吧
太平军1864年被剿灭,刺马1870年发生,刺客张汶祥系捻军头目,从头至尾这里头没太平军什么事,您老却张口闭口“太平军”,纠正你一下吧,你那这“可笑”那“可笑” ...
哈哈,笑死我了,我是没见过棺材,不会流泪的.你天天见棺材,你爱流就尽管流."张汶祥系捻军头目"只是众多<刺马>的文艺作品中其中一个版本.即使是真的,张文祥是捻军出身,就不能打太平天国(两者时间下面详述)?历史上真正的刺马是什么样的呢?虽然至今仍是疑案,但绝对远非文艺作品中的那么戏剧和侠义,而是清末派系斗争的产物!
不用翻书了,我知道这很难为你,给你的链接,自己看吧.或者你有更权威更"棺材"的,也拿出来瞧瞧.
先撇开历史,看看剧中情节吧,你怎么解释你的捻军占据了"舒城""苏州"和"南京"?或者你去怨你的偶像"陈可欣"瞎编?
捻军起义的历史时间是什么?太平天国起义的什么时间?自己上网搜都可以看到,不用难为你找书.捻军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太平天国重叠的,当时捻军对太平天国是"受封不受管",即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几个捻军首领都被太平天国封为王.但不受太平天国管辖,两者是联盟的关系,当时清廷围剿两者是同时的,所以对两者是合称为"发捻"(对不起,这个词你应该是第一次听说了).太平天国灭亡后,捻军仍未灭,晚几年才彻底覆灭.所以,清廷打"发匪"的同时,也在打"捻子",而不是你说的"那时太平天国已经没了,打的是捻子",这些是小学历史里都可以学到的,你要不要回炉?还是从没进过小学?
继续给你扫盲:当时太平天国的规模较大,占据了很多大城市,如剧中说的"苏州"和"南京",但捻军实力较小,一直是打游击的,从没占领过大城市,只占过一个小县城.剧中的"苏州"和"南京"是你瞎编还是你偶像瞎编?
好了,你对<刺马>有兴趣,给个链接你,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不是罪,出来现还嘴硬就是你自讨苦吃了.
http://www.mountblade.com.cn/index.php/action_viewthread_tid_21972.html
[ 本帖最后由 guoren 于 2008-1-11 19:2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