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楼主: dvd发烧友

转贴:投名状血腥结局曝光(震撼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edabreak 于 2008-1-9 20:44 发表
HK 的版本有这一结局吗





应该没有 ,但是不排除发导演版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糁人啊!:Q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elittlejoe 于 2008-1-9 10:52 PM 发表
希望港三版本能有这段,看得出陈可欣对这段历史做了功课,张汶祥当年破了剐刑纪录,从头到尾大骂马新怡,没叫过一声,最后惨遭挖心,剐刑能撑到这最后一刀的,张是第一人

陈可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elittlejoe 于 2008-1-9 22:52 发表
希望港三版本能有这段,看得出陈可欣对这段历史做了功课,张汶祥当年破了剐刑纪录,从头到尾大骂马新怡,没叫过一声,最后惨遭挖心,剐刑能撑到这最后一刀的,张是第一人


: : :
感觉你就是陈可"欣",功课做得实在不错.名字搞错是小意思,捻军占了南京才是大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oren 于 2008-1-11 01:53 发表


: : :
感觉你就是陈可"欣",功课做得实在不错.名字搞错是小意思,捻军占了南京才是大创意...


唉,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阿,跟你说道说道吧

太平军1864年被剿灭,刺马1870年发生,刺客张汶祥系捻军头目,从头至尾这里头没太平军什么事,您老却张口闭口“太平军”,纠正你一下吧,你那这“可笑”那“可笑”,你最可笑,知道吗?

我这键盘打出来就是“陈可欣”,懒得改也不想改,这也被您纠着不放?年纪轻轻的,别这么“酸”。

《投名状》本来就是部改编电影,就算他陈导让捻军占领京城,您又能把陈导怎么招了?照您这标准,好莱坞的改编电影不得把你气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elittlejoe 于 2008-1-11 12:55 发表


唉,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阿,跟你说道说道吧

太平军1864年被剿灭,刺马1870年发生,刺客张汶祥系捻军头目,从头至尾这里头没太平军什么事,您老却张口闭口“太平军”,纠正你一下吧,你那这“可笑”那“可笑” ...


哈哈,笑死我了,我是没见过棺材,不会流泪的.你天天见棺材,你爱流就尽管流."张汶祥系捻军头目"只是众多<刺马>的文艺作品中其中一个版本.即使是真的,张文祥是捻军出身,就不能打太平天国(两者时间下面详述)?历史上真正的刺马是什么样的呢?虽然至今仍是疑案,但绝对远非文艺作品中的那么戏剧和侠义,而是清末派系斗争的产物!
不用翻书了,我知道这很难为你,给你的链接,自己看吧.或者你有更权威更"棺材"的,也拿出来瞧瞧.
先撇开历史,看看剧中情节吧,你怎么解释你的捻军占据了"舒城""苏州"和"南京"?或者你去怨你的偶像"陈可欣"瞎编?
捻军起义的历史时间是什么?太平天国起义的什么时间?自己上网搜都可以看到,不用难为你找书.捻军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太平天国重叠的,当时捻军对太平天国是"受封不受管",即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几个捻军首领都被太平天国封为王.但不受太平天国管辖,两者是联盟的关系,当时清廷围剿两者是同时的,所以对两者是合称为"发捻"(对不起,这个词你应该是第一次听说了).太平天国灭亡后,捻军仍未灭,晚几年才彻底覆灭.所以,清廷打"发匪"的同时,也在打"捻子",而不是你说的"那时太平天国已经没了,打的是捻子",这些是小学历史里都可以学到的,你要不要回炉?还是从没进过小学?
继续给你扫盲:当时太平天国的规模较大,占据了很多大城市,如剧中说的"苏州"和"南京",但捻军实力较小,一直是打游击的,从没占领过大城市,只占过一个小县城.剧中的"苏州"和"南京"是你瞎编还是你偶像瞎编?
好了,你对<刺马>有兴趣,给个链接你,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不是罪,出来现还嘴硬就是你自讨苦吃了.
http://www.mountblade.com.cn/index.php/action_viewthread_tid_21972.html

[ 本帖最后由 guoren 于 2008-1-11 19: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你的这句:"《投名状》本来就是部改编电影,就算他陈导让捻军占领京城,您又能把陈导怎么招了?照您这标准,好莱坞的改编电影不得把你气死?"
简直把我乐坏了.你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既然你的陈导能让捻军占领"京城"(京城?就当你打错了,不是那什么盲.),为何不能让李连杰打太平天国?你是陈导肚里的蛔虫还是你就是陈导?我不能也不会把陈导怎么样,倒是你自己打了自己嘴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我的总结发言:

首先这是一个商业电影,若你真想对这个改编剧本挑毛病的话,你不如从开始就说《投名状》这个改编剧本从根本上就立不住脚,莫不说原型张马二人结识的时候太平军就已经被剿灭了,张马二人更没有一起平过捻,打过仗;要说《投名状》唯一与史实有关的情节,就只有最后张被凌迟一段,这段还被广电据给“掐”了。

其次,商业电影拍出来就是赚钱的,怎么好看怎么拍,剧本怎么赚钱怎么写,作为观众看个热闹就完了,你非得抱着《清史稿》看商业片而且如数家珍的挑毛病,又是“南京”又是“江宁”,又非得说张马二人一起杀消失六年的太平军,就算你挑一车皮出来,人家票房不照样过亿?关你我何事?

顺便纠正一下你的阅读理解,我说“就算陈导让捻军占领京城”那句,意思是:何止“南京”,只要电影好看,让捻军占领“京城”又有何妨?观众看的是电影,不是历史纪录片,想学习的话有历史老师呢。

为个改编版商业电影,楼上值得如此翻箱倒柜大费周章吗?

总结完毕,至此不再为此多费口舌,楼上请好吧:

[ 本帖最后由 thelittlejoe 于 2008-1-11 20: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那不就结了吗.
你说都是胡绉的就行了,还不懂装懂给别人"纠正历史"干啥?
你连捻军和太平天国的历史都没搞明白,<刺马案>就知道文艺作品里的其中一个版本的其中一小段而已,就扮起代表了......
整个片子都没有交待是捻子还是太平军,只是人们根据历史和剧情对照,很自然已经明白是哪回事了.而你却自作聪明,好像是<投名状>的官方发言人一样,非要说那是捻子,不是太平军.好像要给全世界扫盲一样.这样不可笑吗?这不是纯粹自己给自己现眼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真有“凌迟”镜头,那《投名状》无论在那个国家上演都是限制级的了,恐怕电影公司和导演都不愿意这个结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5-9-11 04: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