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雁南飞

任何电影都在讲述情,而爱情更是占据了大多数。在战争的包裹下,《雁南飞》依旧是给我们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漂亮的维洛妮卡,英俊的鲍里斯,相爱却因战争分开,姑娘在等待中委身于他人,而最终等来的却是恋人已逝的绝望。看似老套情节,却分明在导演摄像的镜头语言中铺排得当,张满冲突,令那份爱情刻骨铭心。
也许,整个电影本不是在阐述一个动人的爱情,更多的是对战争的控诉与苏联人民英勇抗战的歌颂。但是在这个爱情的主题下,整个电影更具有了观看性。不象以前的电影般说教和宣传,高大全人物。夏伯阳式的人物也被这样的小人物描述所替代,苏联电影开始在整个国际影坛上闪耀光辉。这里有国有化电影的可取之处,当然最多的还是导演自身对艺术追求的不懈努力。在宽松的政策资金条件下,苏联电影工作者在五六十年代吸收前人技术上的创新,给自己的电影以全新的艺术品位,当然能够在国际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说《战舰波将金号》给苏联电影以全世界的注目,并且引导了一个潮流的话,那么《雁南飞》在电影技术和故事的设置上更使苏联电影上了一个艺术与民众双重接受的新台阶。电影中无论是画面还是光线的运用,都可以看出摄影的匠心独运,大雁南飞的双重隐喻给电影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与艺术品格。怪不得夺得当年的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了。
本片充满了浪漫主义悲剧的激情,片中用大量具有隐喻和主观情绪色彩的蒙太奇镜头,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投射在银幕上,使摄影机被赋予了个性化的生命。本片堪称前苏联五十年代“情绪电影”中的代表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