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电视有利有弊
本港电视广播将再次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两家免费电视台─无线及亚视将于今年内推出质素提升多倍的数码高清电视广播,预计最快于2012年全面革新,取代传统模拟电视广播,让市民不用花费高昂的费用就可在家中享受“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市民日后若想收看高清电视,家中必须备有具数码制式的高清电视或价值数百元起的解码器,当局估计有关产品可于3至6个月后推出市面,让市民抢先感受新的电视广播的变化。而高清电视广播亦势将为社会带来连串影响。
香港正进入电视数码化时代,观看较传统模拟电视高质素的“标清电视广播”和更高质素的“高清电视广播”,以往传统广播出现的“鬼影”和“雪花”等接收问题可得到解决。高清画面的解像度较传统画面高,故画面质素会较佳及更为细致,观众可看到更多层次感及颜色,亦可清楚“捕捉”黑暗中的建筑物或树影。高清画面以16比9阔屏幕显示,并支援多频道音响系统,令观众可享受如电影院般的视听效果。此外,未来两家电视台亦会增设更多频道,目前两台提供共4个频道,包括无线及亚视的中英文台,日后各自会推出4个新频道,合共有12条频道供观众选择。
将出现换电视潮
看电视是多数港人回家必做的事,是次电视“革命”势将掀起一片换电视潮,为相关行业带来可观的收益。2012年全面推行数码高清电视广播后,现存的所有电视机将无法接收任何讯息,需要装解码器或换高清电视。电讯管理局亦将会于6月底前通知生产商有关数码电视接收器的规格,让其大量生产内地制式高清电视及解码器,应付市场庞大的需要,活跃有关行业的就业;零售商在多月后亦可受惠于换电视潮;有生产商及零售商更捉紧时机推出“数码电视课程”,教授如何调校电视频道,以及让电视达到质素最好的效果等,课程反应热烈,主办机构计划日后举办更多升级课程。
加重堆填区负荷
可是,电视广播数码化有利亦有弊。本港现正使用平面电视或用欧洲制式数码电视的家庭有逾224万,由于本港决定采用内地制式作为本港数码地面电视的标准,上述两类电视均未能配合2012年后全面进行数码高清电视广播,市民均要安装具备转换高清电视讯号功能的解码器,甚至弃掉家中的电视,购买可显示高清电视画面的电视机,才能接收电视频道。届时香港将会出现“弃置电视潮”,产生数以百万计的电子废物,加重堆填区的负荷,更有破坏环境的危机。
大量电子垃圾弃置于堆填区后,其释出的有毒物质会渗入土地及河水中,造成环境污染。有环保专家曾指出,电子废物含大量有毒的铅,绝对会危害人类健康。内地广东省汕头大学学者曾研究一个电子废物弃置区对当地人的影响,为当地165名1至6岁儿童进行身体检查,结果发现所有儿童血液的含铅量均超标,当中135人证实中铅毒,其脑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市民换电视或装解码器以收看高清电视是事在必行。现时1部32寸高清电视价值约6,000至 10,000元左右,将来内置内地制式的高清电视更会贵1,000多元;解码器价钱则由800元至1,000多元不等,不禁令人担心穷人会否因负担不起购买电视或解码器的费用,就此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及乐趣。据统计处06年中期人口统计报告,家庭收入低过8,000元的人较10年前上升4.8%,至 21.3%;政府资料亦显示,本港现有52万人领取综援、58万人领生果金及伤残津贴,可见本港具有不少贫困家庭,其生活均捉襟见肘,确实难以付出额外金钱添购解码器或电视。
令贫困家庭百上加斤
本港实行数码高清电视广播确是划时代的突破,令电视广播发展更进一步,受惠的自然会是普罗大众,可以享受高质素的视听享受,可是变革中难免会“放逐”了一些未有能力追上时代变迁的人─贫穷的一群,其从电视中获取资讯的权利势将被剥削,结果可以想像,社会上穷人与富豪间的鸿沟将会越拉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