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354|回复: 4

[欧美原版] ORFEO出品 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 小克莱伯 SAC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8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查德.史特劳斯:玫瑰骑士\小克莱伯(3SACD)
小克莱伯指挥巴伐利亚歌剧院乐团 1973.7.16日现场录音 演唱:琼斯、法斯宾德、波普
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2004)奥地利指挥家。擅长指挥德国浪漫乐派的歌剧与德奥古典乐派的管弦乐曲。是一位出色的歌剧指挥家。在当今指挥家中,Co克莱伯指挥浪漫乐派的歌剧作品中有其独到之处的,如韦伯的《自由射手》、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比才的《卡门》、威尔第的《奥赛罗》、《茶花女》、施特劳斯的Ⅱ《蝙蝠》、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等,一丝不苟,刚柔兼优评价很高。在音乐会演出方面,则根据自己的兴趣而有所选择,曲目较少。卡洛斯·克莱伯于1930年出生在德国柏林,父亲是著名指挥家埃里希·克莱伯(ErichKleiber)。他小时很有音乐天赋,听觉异常的敏锐,似乎大有继承他父亲事业的天才,然而他父亲埃·克莱伯却并不希望他以后成为音乐家,他的理想是想将儿子培养成为科学家,埃·克莱伯作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来说,他的眼光是极其敏锐的,儿子身上的特殊音乐才华早已被他明显地察觉到了,但他仍不愿意儿子将来以音乐为职业,在卡·克莱伯年近九岁时,他的父亲曾对他的母亲说过这样的话:“这孩子的音乐感很强,实在是太遗憾了。”可见他对于儿子走音乐道路是多么不情愿了。

  卡·克莱伯首先是一位出色的歌剧指挥家,他早期在欧洲的一系列歌剧院中担任常任指挥时,曾经指挥上演过大量的歌剧作品,其中有些演出是被历史所记载的重要演出,如1966年他在著名的爱丁堡音乐节上成功地指挥上演过贝尔格的现代歌剧<沃切克>,1974年在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指挥上演过理查·斯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1977年又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指挥上演了威尔弟的歌剧《奥塞罗》,此外,他还在1974年至1976年担任拜罗伊特音乐节的音乐指导期间,指挥上演了大量瓦格纳的歌剧作品。许多人都认为,卡·克莱伯在指挥方面的出色才华大概是从他父亲埃·克莱伯的身上受到全面的熏陶和影响的,而实际上卡·克莱伯成为指挥大师主要还是靠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得来的,因为他的父亲始终是不赞成他从事这项事业的,然而埃·克莱伯对于儿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不容置否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还要数他给儿子遗传下来的巨大音乐天赋和灵感,这种巨大的音乐天赋和灵感,则成了卡·克莱伯登上著名指挥家殿堂的基本保障。埃·克莱伯早年也曾是一位知名的歌剧指挥大师,贝尔格的《沃切克》在英国的首演就是由他来指挥的,而理查·斯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也是埃·克莱伯最为拿手的作品,有意思的是,数年之后他的儿子卡·克莱伯也成了著名的歌剧指挥家,而以上提到的这两部歌剧,也十分巧合的成为卡·克莱伯指挥的拿手好戏了。

  卡·克莱伯在指挥歌剧方面确实具有非凡的功力,但如果人们就此认为他仅仅是一位专门指挥歌剧的指挥家那就错了。实际上,卡·克莱伯在指挥交响乐和室内乐等其它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时,也同样具备着非凡的能力,对此,有的评论家认为卡·克莱伯是“给古老的交响乐焕发出新的生命的人物”。这种评论看起来是非常有根据的,卡·克莱伯在对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这些古典作曲家的交响曲的演释有着许多新颖、独特而又富有成效的见解。有的评论家认为他在其中运用了几何学的原理,使这些古老的作品显现出清晰、整洁和明朗的效果。这种独具匠心的鲜明风格,在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所录制的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唱片中表显得极为充分,这张唱片曾是第一张给他带来巨大赞誉和使他从此名扬天下的唱片。卡洛斯·克莱伯1930年7月3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人称小克莱伯。他是受人尊敬的伟大指挥家埃里克·克莱伯(ErichKleiber)的儿子,他有一个姐姐名叫维罗尼卡,现居意大利。老克莱伯在1934年为抗议纳粹政府禁止上演保罗·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从柏林移居阿根廷,并加入了阿根廷国籍。 小克莱伯在南美洲上了寄宿学校,最早接受的是英语教育。尽管他非常喜欢音乐并且显示了很高的才华,但父亲劝他不要在音乐方面谋求发展,并在公开场合反对儿子的选择。大学期间,小克莱伯在瑞士主攻化学,但他的音乐才能没有受到压制。20多岁的时候,他正式选择指挥作为自己的事业。1954年小克莱伯第一次登台指挥,演出卡尔米洛克的轻歌剧“GASPARONE”,节目单上使用的是他的笔名,因为这样会免去沾光父亲之嫌。

  作为一个有世界声望的指挥家,小克莱伯实际的演出曲目并不多。他指挥的歌剧只有十多出,没有莫扎特的作品,瓦格纳的只有过《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威尔第的仅有<茶花女>和<奥赛罗>。指挥贝尔格的现代歌剧《沃采克》使得贝尔格的遗孀对小克莱伯的指挥非常满意,她把贝尔格身前的大衣和结婚戒指都送给他作为纪念品。1975年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给小克莱伯带来了世界范围的声望。对于这个录音,米切尔·瓦尔士在《泰晤士报》上(1983年6月13日)说:“他的演出展示了欧基米德命题式的清晰,锤子砸下的剧烈。人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把作曲家谱写在纸上的东西的再创造。好像荷马转世,再次为我们朗诵《伊里亚德》。”小克莱伯在1989年和199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执棒并灌录成唱片。此后,他的录音计划都没有具体实施。小克莱伯永远不宣布他将要指挥什么,直到他到达排练现场前。乐团的日程表,只是简单地写明:节目正在安排中。在此之上,他要求音乐方面的绝对权力。他不仅会命令与他合作的所有人,而且如果事情不按照他的路数走,可能会马上离开。1970年代,他曾计划与意大利钢琴家米开朗杰里录制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两人在音乐会上有很好的合作,但在录音室出现了麻烦。蒙特卡罗歌剧院的指挥、EMI唱片公司的制作人JohnMordler回忆说:“录音前,大提琴首席问米开郎杰里,你喜欢什么速度?话音刚落,只见小克莱伯走了出去。等到这个突然事件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去慕尼黑的飞机。” 评论家一直在努力分析小克莱伯让人难以捉摸的个性,但是都得不到确切结论。小克莱伯经常会写一些注释送给歌唱家和演奏家给予提示。他不像一个态度严肃的人那样打拍子,一些乐队演奏员发现他的挥棒技术含糊而且困难,但是效果有惊人的活力和自发性。哈维·萨赫在<亚特兰大>杂志上(1988年2月)说:“小克莱伯的音乐制作经常被描写成狂想曲或者富有酒神意味,他真的把他的乐手带到自我放纵的边缘。努力去实现所有作品细节,然后再努力地删除所有的约束痕迹。……有时,在演出的狂热中,小克莱伯也失去了自我控制,达到了兴奋之极的边缘。

  正是这样一位性情有些古怪的指挥家,受到乐界的极力推崇。卡拉扬说小克莱伯是他最崇敬的指挥家。他的每一张唱片,都堪称精品中的精品,对乐曲的理解深刻得无以复加,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清晰。听他的唱片,觉得贝多芬、勃拉姆斯好像和我们原先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了。这样说绝非虚美,不信你去听听他的贝多芬,或者看看新年音乐会,同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为一代指挥大师埃里克·克莱伯的儿子,他一生都在研究乐曲本身,晚年更是花了很多功夫研究歌剧,但他那不喜张扬的个性,使他对音乐的诸多深刻理解永远随大师的仙逝而消失了。2004年,他去世的消息隔了数天才被外界知晓,世界主要报刊都加以报道,就连上海的报纸也都刊登了新闻篇幅还不小呢!不像其他许多大指挥家,克莱伯留下的录音屈指可数:包括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少部分的歌剧作品———像《玫瑰骑士》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但如果不计数量,只看质量,克莱伯遗下的唱片绝对是个丰富的宝藏。他与维也纳爱乐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几乎在一夜之间便成为传奇性的录音,被英国的《留声机》杂志称为“史上最有光彩的《贝五》”。克莱伯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1974年到1976年在拜洛伊德音乐节上指挥的瓦格纳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989年克莱伯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当时像飞翔般富于感染力的手势,也成为新年音乐会中的经典。

玫瑰骑士玫瑰骑士在18世纪的奥地利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红娘。当时,奥地利上流社会人士主要通过“玫瑰骑士”来传达爱情。按照当地习俗,玫瑰骑士代替委托人将委托人求婚的信物——一朵银制玫瑰送给委托人未来的新娘,很显然,玫瑰骑士在这里就成了代理人。《玫瑰骑士》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于1909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而歌剧的文学脚本则是由奥地利作家、诗人霍夫曼施塔尔特意为此创作。这部歌剧在1911年1月26日首演于德累斯顿宫廷剧院,上演之后评论迅速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评论称,此部歌剧让理查·施特劳斯告别了恶作剧似的曲风;而另一观点则称,“只靠优美的旋律吸引观众”。无论怎样,这部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作品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当时上流阶层口耳相传的作品,因为理查·施特劳斯找到了当时人们欣赏歌剧的口味。

4作曲家编辑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是近代德国杰出的作曲家及指挥家。他于1864年生于慕尼黑,其父是宫廷乐队的圆号手,五岁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写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后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中途辍学,去曼宁根乐队担任著名指挥家比罗的副指挥,后任正指挥。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列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他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剧情简介公爵夫人趁公爵出外打猎不在家的夜里,跟年轻贵族奥克塔维安偷偷地在卧室幽会。清晨,公爵夫人的表兄突然到来,为了遮掩丑事,公爵夫人把情人奥克塔维安推进邻房换装,稍加化装后,奥克塔维安就变成一个娇美的侍女出来了。没想到,蒙在鼓里的奥克斯男爵竟然选择男扮女装的奥克塔维安作为代表自己向苏菲赠送传达爱情的银玫瑰的骑士。无奈奥克塔维安只有将银制的、浸透了奥克斯男爵爱恋的玫瑰交给了富豪之女苏菲,同时向苏菲转达了奥克斯男爵的求婚。但是,命运又何必要这样捉弄人?苏菲在接受玫瑰的瞬间,对眼前的人一见钟情,两颗灼热的心紧紧相依,苏菲爱上了为奥克斯男爵跑腿的奥克塔维安。剧场里,在优美的旋律及薄纱曼妙的气氛的烘托之下,奥克塔维安与苏菲在经历重重曲折之后,最终鸳梦成真。歌剧中以代理人,即“玫瑰骑士”夺走了叫他送玫瑰的主人奥克斯的爱情作为结束,奥克斯由于选错了“玫瑰骑士”,不仅失去了银玫瑰,同时也失去了爱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50 布鲁币 +1 收起 理由
shh_wang + 20 + 1
xrcdsacd + 15 赞一个!
zdy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SACD高大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大独裁者 + 15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ORFEO出的小克莱伯同曲目唱片都超越了DG所发行的而且都是现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大独裁者 + 15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xrcdsacd 发表于 2014-7-18 12:58
ORFEO出的小克莱伯同曲目唱片都超越了DG所发行的而且都是现场

听现场最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查年 楼主好给力~~~很特别的封面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大独裁者 + 15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7 1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