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3567|回复: 24

[外版碟讯] 高清截图精要——第一课:《珊瑚礁》/T2极限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版权归个人所有,
除非征得本人同意,

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他用。

很久以前的东西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软体的更迭,可能会有些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章《珊瑚礁》/T2极限版

《珊瑚礁》——高清爱好者永远的圣经,《终结者2》极限版HD正片——把人折腾得死去活来的认证密钥,次世代影音格式来临的前夜。本文将带你进入高清元年,去了解HDTV时代最为经典的影片,去了解HDTV影音编码知识。
第一节 引领高清发烧友走入高清视界的影片,介绍微软的wmv9

如果你去问高清爱好者他们所看过的第一部高清影片是什么,那么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回答是《珊瑚礁》。确实,《珊瑚礁》(Coral Reef Adventure)是由海洋探险家与水下摄影师Howard Hall和Michele Hall,通过在南太平洋海域10个月的艰辛拍摄制作完成的。纪录片所展现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壮观,同时也是最危险的珊瑚礁群。他们的探险旅程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开始,一直到斐济的帝王岛,神秘的Rangiroa环礁。两名摄影师与知名的海洋探险家Jean-Michel Cousteau以及研究深海礁的科学家Richard Pyle,一齐将这一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清晰有逻辑地介绍与呈现给观众。《珊瑚礁》被制作成IMAX影片上映,数层楼高的巨型屏幕、震撼的音响系统、纯净如水的画面,让人们看得如痴如醉,宛若亲身徜徉于碧海蓝之间。这部影片荣获2003年最权威的Giant Screen Theater Association(巨幕剧场协会)大奖。


当年微软制作的这部纪录片高清影碟采用了wmv9编码、1280×720P和 1440×1080P双版本,一张D9(单面双层DVD,容量约为7.9G)为载体,而且和DVD一样有精美的互动菜单,还包含了几段其他IMAX影片的高清预告片。以现在蓝光影碟的制作技术要想在一张DVD上容纳下一部1080p的高清影片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是双版版,所以微软除了采用当时它自己刚刚推出的高压缩比的wmv9编码(VC1的前身),还采用了可变形压缩技术:利用人眼在纵向上更敏感的特点,把影像在横向上由1920压缩成为1440,而在播放的时候播放器读取其中的信息再自动横向拉伸为1920,这样45分钟的正片影像再加上花絮内容总的容量才5G多一点,画质却好的让人惊艳,而且因为是正式出版物,制作上看不到任何瑕疵。反观当时流行的主要采集自境外高清电视台采用MPEG2编码的HDTVMSK(马赛克)时有出现。本部HD毫无悬念地以绝对的优势获得当年2006年思路高清网站HDTV节目画质评选NO1。排在它后面的可是《角斗士》、《兄弟连》、《黑鹰坠落》这样的大制作啊。

此后按图索骥:《狼》、《熊》、《风暴》、《亚马逊》……搜集到了每一部wmv9压缩格式的IMAX高清影片,但比较下来不论是内容还是画质,还是这部珊瑚礁最棒。
俗话说好事多磨,要想播放这部影片的原盘ISO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获得微软的播放密钥,这也是观看每一部WMV-HD必须作的,后面要讲的那部《终结者2》极限版HD正片播放密钥的取得方法更是到了变态的地步。
一直随片收藏的播放方法:
前提条件是不错的PC配置(这可是高清啊)、Windows XP系统 、安装有Windows Media Player 9播放器。
方法1.首先安装虚拟光驱,然后将下载的《珊瑚礁》iso镜像载入虚拟光驱.如果没有自动播放,在虚拟光驱上点击鼠标右键,打开光盘,然后找到 START文件,双击START文件即可。
注意:第一次运行 START文件,可能会黑屏,用鼠标右键关闭任务栏中的该文件,然后再一次运行 START文件,就可以了。

方法2.运行LICGEN.EXE,会产生播放密钥(期限为一星期),再播放就不会提示要播放密钥,且可加载字幕。播放密钥到期后,Windows XP系统到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DRM(先去掉系统文件隐藏)删掉里面所有文件(先备份),再运行LICGEN.EXE,又会产生新播放密钥(期限也为一星期),播放即可。这种方法不能显示菜单,只能播放单个文件。

看的是不是让你的头都大了,想享受高清就得付出,哈哈。正因为得来不易,大家才会珍惜,这也是为何大家一直把他奉为圣经的原因之一吧。记得今年夏天去了趟泰山,坐车到半山腰的缆车站,又坐缆车到了南天门,之后在山顶步行几里就下山了,觉得泰山真无趣!而前年去的华山我们几个人是从山脚攀百尺崖登天梯一路爬到顶峰的,当坐在西峰神龟探海的巨岩上时,已是斜阳西坠,足足用了7个小时,所以现在还感叹华山的奇险。
当时经过几天的鼓捣终于成功播放,第一次看到它的影像,不得不感叹:高清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它的每一幅画面甚至是菜单、片头和片尾都是那样纯净优美,每一组镜头都让你心境摇荡,不忍错过。这部HD反反复复不知看了多少遍,一直保存在PC里,还刻盘做了备份。







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个难题,想和DVD一样截一些图片和大家分享,用poweredvd不能放,用Windows Media Player又没办法截图(当时不会)只好发帖子求助,吉人自有天助适逢我所在DVD论坛的版主创意也是位高清发烧友,他手把手的教我怎么用hypersnap6特殊模式截屏,真的非常感谢他,他是我高清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后来自己又弄通了Windows Media Player截屏的方法。好的东西、好的方法不敢私藏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这只是些高清截图的入门技术,后面还有专门的章节介绍蓝光截图技术。

hypersnap6高清截屏方法
1)捕捉,启用特殊捕捉,次级菜单勾选所有带DirectX的选项,确定。
                        


                                                                        



2)捕捉,配置热键,勾选启用热键,记住特殊捕捉是Scroll lock键。




3)捕捉,捕捉设置,其它项可以不变,主要设定保存路径和保存图片的格式。







[ 本帖最后由 thx1138 于 2011-12-8 22:0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michael_qu + 30 赞部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ows Media Player高清截屏方法(如不设定,截出的是黑屏)
1)打开Windows Media Player选择菜单,工具,选项,找到“性能”的“视频加速”一栏,拖动下方的拉杆将默认的“完成”改为“无”,按“确定”保存设置,接着打开需要截图的影片,按Print Screen键就能截屏了。










大凡看过《终结者2》极限版HD正片的高清发烧友,就会根本不再把播放《珊瑚礁》的难度放在眼里了。2003年,那时是DVD横行的年代,高清出版物还是凤毛麟角,美籍华人林凡创世纪性的把全新修复的1080i分辨率T2 HD正片采用wmv9编码,压制在了《T2 极限版》DVD的第2张碟片上。可是播放要求的配置在那个年代年可谓及其高端,我不得不花了8000多元买了台联想锋行台式机:P42.8 HT的cpu,512M内存,ATI9600 128M显卡,在大众的眼里算是高端了,不过这也才勉强达到了要求。而播放密钥的获得更可以用一票难求来形容,这次几乎折腾了两个月,才偶然用代理获得播放所必须的密钥(主要原因我是个PC痴,不是痴狂是白痴)。



《T2 极限版》DISC 2中WMV-HD(1080I)版正片播放办法
所需的硬件要求:(推荐配置)
512MB内存
3GHz CPU
128M/3D显卡
24BIT/96KHz多声道声看
支持1600X1200、1920X1080及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
56.6K以上的MODEM及互联网连接方式


所需的软件要求: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Media Player 9
InterActual Player(DVD中自带,可在播放前安装)






北美以外地区的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将Windows XP系统的IE浏览器设置为使用代理登录,同时Windows Media Player 9也设置成使用代理模式。然后去获取可用的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代理服务器地址。使用该代理服务器连接互连网。然后激活ROM中的Interactual Player,安装完毕后,自动运行,选择主菜单中的HD版本项,按照要求继续,等其使用的Windows Media Player 9获得了密钥后即可观看到这个HD版的影片。
本方法只需一次性获得播放所必须的密钥即可,只要不重装系统,基本上在本机上一直都可以在今后任意观看该版本的影片。



当最终获得许可证能播放的时候,那种喜悦心情很难用语言表达。也许这种探索追求过程正是高清爱好者的乐趣之一吧。这部《终结者2》HD(1080I)版正片是高清史上里程碑式作品,它标志着BD/HD DVD时代即将到来。


   

TipsDRM英文全称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DRM的原理:建立数字节目授权中心,数字节目内容,利用密钥(Key)可以被加密保护(lock),加密的数字节目头部存放着KeyID和节目授权中心的URL。根据节目头部的KeyID和URL信息,就可以通过数字节目授权中心的验证授权后送出相关的密钥解密(unlock),节目方可播放。但是DRM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防止盗版作用,反倒让那些合法购买的消费者饱受折磨,而且DRM还存在用户隐私信息泄漏的问题。2007年2月6日,乔布斯向外界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称苹果更愿意完全废止DRM技术,同时也呼吁各大唱片公司停止使用DRM技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在2007年3月也明确表示了对DRM的失望 “DRM没有做到它应尽的职责”。
华纳音乐集团(Warner Music Group,WMG)、Sony BMG、百代(EMI)、维旺迪环球唱片公司(Vivendi's Universal Music Group)
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已经全部退出DRM



[ 本帖最后由 thx1138 于 2011-12-6 22:0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HDTV视频技术规范、音频技术规范


上面我们多次谈到了微软的wmv9编码,而除了wmv9,HDTV应用最广泛的编码就是早期的MPEG2和后来逐渐成为主流的H264,而重编码的HDTV初期大多采用的是MPEG4-XviD,后来X264成为了主流。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HDTV视音频编码技术。

一、音频编码
没什么过多可讲的,还是DVD时的Dolby Digital(AC3)和DTS,升级的DD5.1EX和DTS ES6.1,也有少数影片采用LPCM 2.0音轨。但大部分是Dolby Digital音轨,DTS大多是从DVD提取出来后加入的,1536
KHz的全码DTS音轨就是HDTV最好的音轨了。思路fanxy最为经典的《兄弟连》就是加入的DVD的全码DTS音轨。解密后的1080p的《珊瑚礁》也加入了DTS音轨.还有《深蓝》。

二、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领域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国际电信联盟 (ITU) 主要致力于电信应用方面标准的开发,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主要针对消费类应用。ITU研发的视频方面的标准以H.26x系列为主,在视频电话等领域用得较多。ISO组织的MPEG-X系列标准则更为普通用户熟知,目前已经发展到MPEG4阶段。
在DVD时代ITU和ISO就合作过,第一次合作的成品在ITU角度被称为H.262,在更为普通用户熟悉的ISO角度被称为MPEG2。在以DVD为存储介质的视频时代,MPEG2成为了主流编码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不断增大,视频的获取模式已经不止光存储介质一种,网络获取越来越成为主流模式之一。网络传输的引入带来了“流媒体”这样的新概念,MPEG2规范中的TS传输模式虽然具备这样的技术特点,但技术框架的限制使得ISO组织不得不用MPEG4规范来应付来势汹汹的网络时代。在ITU方面,H.262又推出了H.263/H.263+/H.263++。到了高清时代,ITU与ISO再次联手制定了新标准,在ITU方面被称为H.264,在ISO方面被称为MPEG4-Part 10或MPEG4高级视频编解码(AVC)。同时,这个标准也被蓝光存储介质时代的两种主流产品HD DVD和Blu-Ray Disc认定为标准编码方案。换言之,H.264/AVC规范在蓝光存储时代的地位,和H.262/MPEG2规范在DVD时代(红光存储时代)的地位是相似的。
在涉及到软件的所有领域,微软都不会放弃瓜分市场的机会,在解码器方面也是如此。微软自己研制出Windows Media 9与ITU/ISO相抗衡,在Windows平台上Windows Media 9凭借着操作系统的优势很快切入了市场。在消费市场上,微软在2001年研发出Windows Media 9系列技术后,以此技术为基础而开发出VC-9的视频压缩算法,两者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终于在最近几年正式转化为高清编码标准,改造并包装为VC-1规范,获得蓝光/HD DVD高清影片的采用,同样成为了HD DVD和Blu-Ray Disc认定的标准编码方案,与H.264/AVC规范平分秋色。
MPEG2作为DVD时代的主流编码以其技术成熟、对硬件要求不高、授权成本低、高码流时画质也非常好的特点,从HDTV诞生之初的主力地位一直存活到蓝光时代英雄迟暮,但也出现了《黑鹰坠落》、《天国王朝》这样画质音频异常优秀蓝光之作,不能不说是MPEG2之绝唱。
H264编码的影片对于硬件要求很高,像HDTV时代后期出现的高码率的《深蓝》逼得大家去拼命研究硬件、软件加速技术,探索各种播放软件的各种解码组合,CPU疯狂超频,可是到头来单核CPU和不带硬解码功能的显卡也搞不定那部《深蓝》。VC1编码是BD\HD DVD上市以后的事了,高码率的VC1影片播放起来并不比H264容易多少,直到双核CPU和支持全程硬解码显卡的出现,问题才被解决。
而随着蓝光战胜HD DVD,H264编码的采用也有超过VC1之势,是H264统一编码规范还是微软的VC1一家独大?目前还看不出结果,也许要共存很长时间。但就像BD、HDDVD两种影音格式一样,两种编码格式的共存看似是经济社会的有序竞争,实则上是增加了出版商、硬件商和消费者的经济支出,所以统一也应该是早晚的事吧。
X264是基于H.264的开源编码解码器,具有和H.264一样的高压缩比,现在大部分重编码的720p或1080P RE都是采用的X264编码,码率一般比原盘文件低很多,对系统的负担较小。
XviD是一个开源的MPEG-4 多媒体编码器,支持多种编码模式,量化方式和范围控,运动侦测和曲线平衡分配,动态关键帧距,心理视觉亮度修正,演职员表选项,外部自定义控制,运动向量加速编码,画面优化解码等众多编码技术,是DVD及HDTV早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技术,但是进入蓝光时代后逐渐被X264取代。



[ 本帖最后由 thx1138 于 2011-12-6 22:0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5 收起 理由
yfmiqi + 15 原创精品内容
hdzy2001 + 20 这些方法以前已经学习过了,再次感谢。 ...
爱上羊的狼 + 30 部长不愧是科技部的,顶技术流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还是在很久以前写的东西,适用于HDTV那个时代,似乎很久远了。
记得麦童兄还做了深入的校对。
其实,高清,那时最有意思了,
现在反而机械化了,
技术上的东西,
大多成型,
也很少有人问津了。

有时间的话明天第2讲:欣赏水平的提高
..........
C.第三种:截图对比
..........

正所谓盗亦有道,高清起源于HDTV,高清技术兴盛于高清论坛,鼻祖——思路,虽然逐渐淡落了。
太平勿喷,呵呵。

[ 本帖最后由 thx1138 于 2011-12-6 22: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珊瑚礁与T2极限版,哈哈,很熟悉!记得当年的PC要看T2极限版里的HD版本那可要花大价钱了,当时P4 3G的CPU是家用PC中最高端的配置。两年后我换PC后才看了这张DVD里的HD版本。
hypersna很早就玩了,WMP上的截图设置今天才知道,不过怎么才能做到同帧截图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x1138 于 2011-12-6 22:17 发表
以上还是在很久以前写的东西,适用于HDTV那个时代,似乎很久远了。
记得麦童兄还做了深入的校对。
其实,高清,那时最有意思了,
现在反而机械化了,
技术上的东西,
大多成型,
也很少有人问津了。

有时间的话明天第2讲:欣赏水平的 ...


那时的高清确实很有意思,记得我用2M的ADSL挂了一个星期下完冰河世纪2原盘(记得好像是第一部破解原盘)真是太激动了,可惜破电脑不争气,放出来像幻灯片一样 最后只好删除,那时候20多G占了1/4硬盘的大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稿。。。。。。

不予置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的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科技部 丐帮部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5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