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4427|回复: 10

布鲁粉丝网带您详尽剖析1080P/24HZ显像效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完整观赏——终于实现胶片等倍速播放的梦想        

       最近的热门话题24p,说到为何受到瞩目,那是因为它使电影爱好者期待已久的[胶片的等倍速播放],也就是[忠于胶片的电影播放]变可能,这次我们将各公司支援24p的投影机和显示器的旗舰型号齐聚一堂,对各显示方式进行视听实验,果真会出现差异吗,有适合24p的显示装置吗……希望能够找出24p的效果。



24p软件是这样收录
    为了用旧有的显示器材播放每秒24格收录的胶片需要用60i收录,此时不可缺少2-3 pull down处理,因为随着处理会发生多余的画格,所以严格来说与原来的动作产生失真了,如果用24p收录,因为影格的区分与原始的胶片相同(图2),所以以S/N提高等,在画质方面比较有利。



       即使不在这里重述,大家大概也知道电影是依序投影每秒24格的静止画制作出动画吧。
       相对地电视影像是采用每秒60图场的间隔扫描方式(N制),因此大部分的显示器材,皆被设计成能够显示每秒60张的影像。
       但是这样无法直接显示电影,因此电影是把第一格分为奇数•偶数的图场显示2次,第二格是依照奇数•偶数•奇数图场的顺序显示3次也就是循环显示,那就是所谓的2-3 pull down处理,它能够把电影胶片每秒24格的循序扫描影像转换成每秒60图场的广播素材显示,DVD时基本上也相同。
       但是此常识近年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由于数码介面的普及,因而能够传送每秒24格的循序扫描影像(24p影像),而且显示器方面不只可用旧有的30的倍数(NTSC)和25的倍数(PAL),用24的倍数进行显示重写的制品也越来越多了。

       总之只要能够从支援24p输出的播放机/录放影机,经由HDMI显示在支援24p的显示器上,就能够用胶片素材本来应有的时间轴显示。
       其中也有用24p接收信号,再进行2-3转换显示于60Hz驱动的面板上的制品所以必须注意,本文介绍的显示器全都是能够用24倍数进行显示重写的。

注解1:只要检验这里就可体验24p的可怕!

     本文中也提出几张软件,其中我推荐的是[穿Prada的恶魔],摄影机跟随主角平移,使电线杆和出租车、大楼的梁柱等在背景中左右移动,我想检验移动中的动作的不均一性和起因于动作不均一的失真感。
   [梦幻女郎]除本文中列举的Beyonce的帽子外,还有从巴士的窗户映照出已经荒废的汽车经销商的场景,同样容易读取动作的不均一性。
此外反复比较看看就可发现的是在[加勒比海盗2]中,Orlando Bloom被绑在竹竿上被抬走的场景,竹子柔软、上下晃动,可是60p无法充分表现出那种柔软感,因此我用24p重新观看这部分,结果看见了非常像竹子的柔软的动作



24p带给用家的3项利益

       那么能够进行24p显示,对用家有什么好处呢?笔者我认为24p显示有3项效果。

       第一项是流畅的动作,其次是失真感(模糊感)的缓和,以及特定显示器的色彩阶调的变化。我想按照顺序一一做说明。关于动作的流畅性,比较容易了解的是摄影机以一定的速度平移的情形和人、车等的动作,BD[穿Prada的恶魔]中Anne Hathaway领悟时尚后,穿着各种不同的服装在纽约街上阔步行走的场面,以及[加勒比海盗2]中Orlando Bloom被原住民捕捉后的章节、放映原始森林的场景等,可以从各种不同的部分做确认,也就是动作哪里不流畅、哪里有中断,虽然不是BD软件,可是[莎翁情史]的开头,以定速平移拍摄剧场的场景,每个人都可以发觉到动作非常不均。

       但是我们平常已经习惯2-3转换的影像,所以深信[电影这种东西]本来动作就会有点不流畅,如果你坚信不流畅的原因不就是24p的格数比60p少?那么你将会难以了解,但是一旦已经习惯24p的动作,那么这次你一定会发现所有的地方都有2-3pull down转换的不自然感。



       例如[梦幻女郎中Jamie Foxx与Beyonce的对话场景,Beyonce的大帽子的帽檐,在说话时上下飘动,2-3转换时是冷冷地飘动,可是24p时准确调整时间轴,轻轻摇晃飘动非常柔软,前述的[穿Prada的恶魔]的场景,中途有一场Anne扶着门的场面,24p时Anne迅速顺利减速然后停止,这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动作,可是如果你平常已经习惯2-3转换时的动作,那么难以发现这种理所当然。

      如果你已经注意到动作,现在请调整“晃动感”看看,检验的场景最好是最能够感觉到动作不流畅的场景,2-3转换时因为显像的时间点不一致,所以显像的位置不同于脑中预测的动作,这是因为每格重复,所以影像看起来有微小的晃动。正确地说这种现象与动画模糊不同,感觉上能够分为Hold模糊以及与拍摄物体晃动不同的模糊,如果是24p,就不会有那种晃动感(虽然Hold模糊依然存在)。

       虽然重复了,可是我们已经太过习惯2-3转换的动作,深信那就是电影的动作,如果能够重新认识与24p的影像比较看看,必然会恍然大悟什么才是自然理所当然的流畅动作。

       笔者我起初对24p的效果也有疑问,可是就在不断进行比较调整24p的动作时,被两者的差异之大吓了一跳,应不应该把它当成是“画质”的范畴,现在还难以判断,可是它确实改变了动画的品质,如果你已经察觉到,那么你一定会觉得2-3转换所造成的不自然的动作即是降低画质的主因。

       尤其在晃动感的助长下使解像感降低,进入超高画质的Full HD软件时代的现在,那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差误。


注解2:24p如何用投影机显示呢?
     24p信号被输入投影机时,不会直接显示24p因为每个影格的显示时间变长,影格之间会出现被称为[Flicker]的画面闪烁,三菱LVP-HC6000、PANASONIC TH-AE2000/SONY VPL-VW60等用96Hz驱动面板的液晶投影机,先重复2次24p的输入信号转换成48p,然后在面板驱动部分被转换成96p,此时变成每秒显示4张影像


[ 本帖最后由 天尸 于 2008-5-2 17:2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离子与D-ILA看得到色彩阶调的变化

       上记2点是各种[动作]的24p的效果,但是可能也有读者认为[即便是24p,可是大概无法连色彩重现也改变吧],基本上24p确实改变了动作,可是色调曲线、色相和阶调并没有改变,但是实际上阶调有变化,阶调表现的变化有时会产生色彩重现性的变化。

       可24p显示的显示器,遇到每秒24格的影像会反复显示同一影格2-5次,因此能够用48/72/96/120Hz其中一种频率显示,与一般的液晶电视和液晶投影机无关,DLP、PDP、数码驱动的D-ILA面板会有阶调表现产生变化的可能性。
这些是因为为了显示每一影格,会经由时间分割驱动画素进行阶调表现,总之48Hz(48分之1秒)时间上会比60Hz(60分之1秒)时充裕,可是如果换成72Hz(72分之1秒)时间上的充裕变少,结果表现阶调的Variation出现变化,影响到阶调性和微妙的色彩表现,这次视听时无法准备可24p输入的DLP投影机,因为我是用PIONEER的PDP和JVC(VICTOR)的DLA-HD1确认阶调的变化。

       首先是PDP,据PIONEER所言5000EX是经由3-3转换以72Hz显示24p影像,因此表现1影格时可利用的Sub Field应该比60p显示时少。
       我使用了容易看出阶调差异的[Happy Feet]的Chapter3确认看看,结果天空的阶调差异看起来特别明显,这一场、收录于碟片中的数据原本就被限定于8bit阶调的表现力,看起来会有若干的疑似阶调,可是24p时和60p时的疑似阶调的表现方法不同。
      其实和前述的理由相反,24p时的阶调看起来比较平顺,由此可以推测表现[快乐脚]的天空时24p的Sub-Field模式比较适合,实际上企鹅本身的描写是60p时比较有立体感,明暗的动态范围看起来也比较大。
      虽然看法不同有时看起来24p的色调比较柔软而阶调连累也比较好,可是这最好当成是绝对的动态范围大小不同所导致的看法差异,尤其白色峰值的延伸是60p比较好,但是相反地也有人喜欢24p柔软的表现,因为明暗的范围变得比较小,结果使画面感觉拥有类似电影的气氛。这样子确实有差异,可是两者的差异比较小,没有大到必须放弃24p自然流畅的动作或避免24p的地步。

       另一方面DLA-HD1是2-2转换后用48Hz显示24p影像,此时每格所能使用的Sub-Field的模式比60Hz时多。
       同样用[快乐脚]确认看看,结果表现力明显不同,明暗的范围没有5000Ex时那种变化,可是阴影和亮部的阶调表现不同。
       DLA-HD1的明暗对比非常高,关于表现黑中黑的阶调和落入全黑时的黏稠感,印象中比上位机DLA-HD100等机种低,数码驱动的HD1和模拟驱动的HD100相比也有没办法的一面,可是能够同意24p时表现的人应该也不少。
企鹅的黑色羽毛的光泽感和脸部特写时细腻的细部,逆光时特写的表现力等是24p时压倒性优越,虽然只有一点点,可是亮部的阶调看起来有变化,阴影的阶调表现变得比较细腻,所以暗部层次的色相安定度高。
如果有这么大的差异,那么HD1的持有人一定要试看看24p输入,如果你是对阴影和亮部的阶调没有黏性感到不满的持有人,应可实际感受到它的效果。

注解3:反射型液晶(LCOS)的阶调为何会因24p而改变呢?
        如本文所写,DLA-HD1的阶调表现产生了明确的变化,其理由是HD1所采用的D-lLA面板是数码驱动,通常液晶面板是用模拟方式施加电压,藉由将液晶分子倾斜使透过率产生变化,因此阶调会因施加的电压情形而出现模拟式的变化,可是HD1的面板为了进行安定的阶调控制,用脉冲信号驱动。
        因此与PDP一样经由Sub-Field的组合表现阶调,而且HD1的开发者本身执意开发48Hz驱动时专用的Sub-Field Table,将充裕的时间分配给阶调表现,配合来源的状态产生最适合的画质,因此改善了特别容易出现量子化杂讯的暗部表现,进而提高阴影部的色彩安定性。
       附注用LCOS方式进行数码驱动的只有这台HD1和JVC的背投影电视,通常是用能够无段读取阶调的模拟电压驱动,所以不会因时间轴的变化而出现阶调表现的差异




液晶电影的120Hz显示、补间画像的生成值得注意
       那么、最后我确认了透过型液晶投影机LVP-HC6000、TH-AE2000、模拟驱动的LCOS投影机VPL-VW60,还有对24影像进行补间处理的液晶电视Bravia KLV-40V440A、REGZA 52H3300。
       首先是HC6000、AE2000、VW60机种,几乎看不到24p所产生的变化(动作以外)当然转换成24p后动作的变化结果影响了精细感和自然感等的印象,这并非依赖显示装置的方式和机种。
       值得注意的是KLV-40V440A和H3300,这2机种可经由5-5转换用120Hz显示24p,而且对于用电视主体的调谐器接收信号,或1080i输入的胶片来源,反过来能够先用2-3 pull down把原本的24p信号读出后,再进行5-5 pull down,所以来源器材不支援24p输出时,亦可欣赏24p显示的影像。
       而且两机种皆具有创造中间影像插入24格间的机能,采用与动画模糊减低机能相同的手法,检测动作后生成中间画像。

      此时KLV-40V440A能够切换完全生成4格影像和动作保留若干抖动感的模式,如果完全生成中间影格,虽然顺畅,可是生成的画面不完全时太过显眼,而且动作太流畅就会变得不像电影,可是保留抖动感的中间的模式的调味非常绝妙,虽然也有动作太过流畅的印象,可是没有大到偏离电影导演的意图的不自然感,补间错误也不明显。

       其实H3300一样也有这项机能,能够切换5-5转换的Real 24p显示与生成中间影格的模式,可是补间的模式并非完全填补中间的4格影像,而是一边保留一点抖动感(和KLV-40V440A相比,设定比较顺畅),一边加以调整使动作变流畅。
各公司皆异口同声承认[电影用24p显示最自然],可是另一方面不习惯电影动作的用家也有不喜欢抖动感的声音,在流畅的动作与电影式的表现的狭缝间进行调整,我想影格补间的技术大概会以液晶电视为中心进行进化,所以今后亦包含未装备相同的机能的厂商在内一定会扩展到各公司皆有吧。


注解4:关于AV放大器的24p支援
       PLAYSTATION3(PS3)的24p输出设定有[自然],这是依据对手的支援传送信号,经由AV放大器连接投影机与本机种时,AV放大器如果无法支援24p信号,信号就会用60p传送接收,最后观赏到的是60p影像,因此我用几台AV放大器试了一下,结果ONKYO TX-NA905 、DENON AVC-A1XV /A11XV都能够用24p输出,可是SONY TA-DA3200ES只能用60p输出,PS3因前些日子的升级而追加了固定24p输出的模式,所以经由Av放大器使用PS3的用家请再确认一下设定看看。



注解5:[胶片感]、还是[柔软感],观赏电影应该哪一个?
       与其把24格的画面增加成60格使动作变流畅,还不如保留一点抖动感觉比较自然是很奇怪的说法,我想这是因为影像表现本身会因填补中间影格而产生变化,例如捕捉走在画面中心的主角,用摄影机准确跟踪主角的表现,此时24p本来只有主角的描写比较鲜锐,除此之外的风景和人物看起来好像融入背景中。
       但是经由60p转换把抖动消除后就会产生所有的部分看起来太过清晰,本来应该清楚浮现出来的主角看起来被埋藏在背景中的印象差异,这种表现不管是不是摄影导演的意图都会存在,因为这是在每秒24格的胶片拍摄的规则中表现影像,所以我个人觉得最好使用5-5转换。


[ 本帖最后由 天尸 于 2008-5-2 22:0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ictory: :lol ictory: :lol
发表于 2008-5-3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了太强了,不顶不行啊
发表于 2008-5-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24P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是第一项是流畅的动作,其次是失真感(模糊感)的缓和

这两项倒是也有感触,


最后一项“以及特定显示器的色彩阶调的变化”这条真是第一次给到启发
发表于 2008-5-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虽然有些东西还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感觉出来,但非常感谢这样好的技术帖子。:
发表于 2008-5-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专业了,希望以后多点技术类文章!感谢!
发表于 2008-5-5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学习,还是不懂
发表于 2008-5-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留名  慢慢学
发表于 2008-5-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j7891 于 2008-5-5 13:51 发表
深入学习,还是不懂


有啥不懂的问楼主呀

他是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3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