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16102|回复: 36

SANYO PLV-Z3000,最经济实惠的120Hz倍速投影机玩转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8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景气年代,消费者买什么都注重C/P值。如果AV玩家比较规格与价格就会发现:在规格近似的众多家用投影机之中,SANYO制品几乎都是最便宜的。之前布鲁蓝光网给爱好者介绍过「最便宜的Full HD投影机」SANYO PLV-Z700,今天的主角PLV-Z3000则是「最便宜的倍速投影机」。
自从玩家及家庭剧院投影机进入Full HD时代之后,解析度的问题已经很少讨论,近年来性能方面的进化以改善对比度为主,「深沉的黑」是各厂竞争的重要项目之一。然而自此之后,投影机就没有解析度的问题吗? 「静态」解析度的问题不大、「动态」解析度的问题还很大!物像不动解析度没问题,物像一移动,受到残影问题的影响,解析度马上掉到500条以下,往年大多数投影机能「免疫」者少之又少,投影机性能进化的主题从Full HD转移到高对比,现在也应该面对残影问题了吧!

       过去采取倍速显示的投影机几乎都是用LCoS显像元件,好归好,就是贵(对于一般工薪阶级)!如果价钱相对便宜许多的3LCD投影机也能拥有120Hz就好了,如今终于得偿所愿,本波3LCD高级机种已经有几部拥有倍速显示的能力,SANYO PLV-Z3000就是一部3LCD倍速初代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备Cinema Color Filter机构,赋予本机广色域表现能力


         PLV-Z3000的显像元件是最新的D7/C2FINE panel,它采用VA无机配向,因为配向膜是无机材料的缘故,相当不易变质,能确保投影机的使用寿命。新款D7 panel的最重要特征是「每秒可显示120个完整画面」,因此使得本机拥有倍速显示的能力。光源部分,本机采用165瓦超高压水银灯泡(UHP),当本机处于灯泡全输出、光圈全开的状况下,光输出强度为1200 ANSI流明,比一般家用投影机略高,对于遮光不够严密的空间而言,本机还是能够容许在有少许漏光的环境下收视。

       虽然UHP灯泡拥有发光效率高的优点,但是三原色光的均衡性是比较让人在意的部分,业务用机反正只要够亮就好,不过家庭剧院投影机对于色彩的要求较高,SANYO就针对本机UHP灯泡的发光作修正:他们为Z3000装上了「Cinema Color Filter」,用彩色滤光片修正灯泡的发光,使本机能够得到纯正的三原色光,并且加强了深色的表现能力、让它有「广色域」的色彩再现能力。为了验证原厂的说法,我用仪器实测本机的色域:Z3000与同期出品的Z700比较,蓝色范围差别有限、绿色表现范围比较大,而红色的表现则超过Z700相当多,从仪测结果即可确认本机能够表现出鲜艳的红色,尽管Z3000在众多Full HD投影机中只能算是中低价位制品,但色域的宽广程度却丝毫不比高价位机种逊色。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良光学部分,动态对比度高达65000:1

        除了120Hz倍速能力之外,Z3000有别于上一代机种的进化重点在于对比度,使黑色更为深沉,改良重点在光学部分,SANYO称为「新Advanced Black光学系」:上一代机种在前偏光板与液晶板之间装了一枚「光学补偿板」减少偏光波的漏光,如今Z3000在液晶板与后偏光板中间再补上一块光学补偿板,前后「双板齐下」的结果,已经把漏光杀到极低的程度,加上自动可变Iris结构机动控制灯泡的出光量,黑色又可以压得更黑了!

       本机搭载的「新可变Iris机构」侦测动作的速度是1/60秒,新款家用3LCD多半也已进化到这个程度,而Z3000和一般机种还是有些不同:通常Iris要开多大、缩多小都是侦测输入影像的「亮度信号」,而Z3000还考虑到各色在视觉上的亮度,因此还对「色彩信号」作解析,纳入Iris机构开闭大小的条件(例如红色成分多时Iris开大、绿色成分多Iris关小),让本机能够兼顾明、暗两方与画面的力度。在「新Advanced Black光学系」与「新可变Iris机构」的加成作用下,使Z3000得到高达65000:1的动态对比度。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搭载两组HDMI输入端子,采用14 bit Gamma与高画质处理回路


       本机配备两组HDMI 1.3b输入端子,可以对应蓝光新规格中的xvColor广色域规格以及Deep Color,其中Deep Color可相容30 bit Color(各色10 bit),因此最大色数为10亿7千万色。

        在数码影像处理电路部分,本机于像素变换过后以新款高画质LSI作色彩管理与动态Gamma演算,处理精度为12 bit,处理后再用「Smooth Motion LSI」作倍速处理插补画面,再使用14 bit新款Gamma处理LSI作演算。纯粹就数位影像处理电路来看,本机的硬件等级颇高,且由于处理精度高于一般家用投影机(8或10 bit)的缘故,因此Z3000拥有优于常机的阶调丰富性,灰阶与色阶的解析力有一定的优势。


       因为本机是Full HD机种,且身为该厂3LCD家用机种的上级机,所以在镜头的用料制作的要求比Z700更高,里面包含了3枚「超低分散ED Lens」以及两枚非球面镜片,借此降低色散、减少几何变形,并提高边缘附近画面的清晰度。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应电影讯源的5:5(SD)与4:4(HD)pull-down模式

         通常我们提到倍速显示,往往只会想到在60Hz讯源输入时,在输入的画面与画面之间插入一个「物像位置介于两画面之间的新画面」,不过这还只是倍速的基本(Z3000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遇到DVD电影软件(24p经过2-3转换成60i)或者是BD电影软件的1080/24p,又如何对应显示呢?就我所知,先前有两款高价120Hz倍速投影机在对应BD电影软件时,都是采用96Hz显示(相当于24p的4倍速),在24Hz输入的画面与画面之间插入三个「渐变」 (不重复)的画面,因此能够使得BD电影软件动态画面变得十分流畅、清晰,原本24p物像移动的抖动感(motion judder)几乎全都消除了,Z3000有这样的本领吗?

       在原厂的说明中,仅有提到本机在对应60Hz SD「电影」讯源时可以采取「5:5 pull-down」模式:先将60Hz还原成电影原本的24p、再把24p的每个画面快速重复显示5次(120p)。在1080/24p或720/24p讯源输入时,本机则采取96Hz 4:4方式显示(每画面重复显示4次)。我心想「如果」本机对应电影软件时「只能这样」,都是快速重复显示、没有新生成画面插入,实质上和24p显示的意义相差有限,仍难摆脱电影软件原生24p低更新率的抖动感。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播放电影软件的流畅性远远胜过没有倍速的投影机


         既然有怀疑,就实际试试看!把「蜘蛛侠3」放进BD播放机、送出1080/24p信号,先选定一个景物流动范围较大的片段,随即进入进阶选单,比较Smooth motion处于高、中、低与OFF档位流畅性与移动物像清晰度会不会有改变。

        我先从OFF看起,此时从物像移动的抖动状态可以知道是以96Hz 4:4方式显示,随后在同片段播放时开启Smooth motion功能之后,景物的流动变得很滑顺,移动轨迹的连续性良好,先前的抖动感全都没了!残影也降低很多,画面整体的清晰度高。这已经表示本机在电影软件输入时Smooth motion的补间功能起了很大的作用,Z3000的「倍速显示」有效改善了电影软件24 Fps先天上的抖动问题,播放电影软件呈现出菲林(Film)的质感与调性,却有着如同电视影集的流畅性,初次目睹倍速投影机画面的玩家,看到本机的电影画面时应该会有很大的震撼,可能还会觉得物像移动太顺、太清楚,不像是在看电影呢!应该说,投影机的倍速时代已经正式来临了,我相信以后您就会习惯这样的电影呈现方式的!这就是本机与大多数(没有倍速)投影机的最大差别,在播放电影软件倍速显示对视觉上的影响比60Hz Video讯源还要明显。

        前述是本机对应BD电影软件的情形,如果换成DVD电影软件又是如何呢?此时若使用进阶选单的5:5 pull down功能,Smooth motion无论开启或关闭都没有作用,只有在5:5 pull down关掉之后,才能让Smooth motion有效启动。基于我对电影软件流畅性的要求,我比较喜欢把5:5 pull down关掉、Smooth motion切在High档的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偏重电影软件的设定,拥有相当深沉的黑


     本机的画面个性明显是倾向于「偏重实体感」、而非清爽通透的类型,色彩厚重、饱和度高。明暗阶度的分配上,在「光」与「影」两方,本机比较强调「影的深度」,亮位的表现比较保守,牺牲了一部份「明朗」的感觉、加强最暗位的表现,在暗夜的场景中,画面的最暗位非常黑!就我实际的观赏感受来说,用本机观赏BD软件的乐趣高于BS Digital节目,从这样的设定状态,我猜想原厂工程人员就是为本机作了「偏重电影表现」的调校,拥有优异的大画面电影表现原本就是大部分AV玩家购买投影机的首要条件,至于日常收视BS Digital或CCTVHD电视节目用薄型电视也可以,因此我能够理解原厂对PLV-Z3000采取偏重电影表现的设定。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您亲眼看过BD电影软件用倍速显示,就很难回头了!

        相较于SANYO的上一代同级机种,Z3000的原生对比度高出了三成,更重要的是PLV-Z3000是该厂第一部120Hz倍速投影机,截至目前为止,在全世界已上市的倍速机种当中,本机是最便宜的一部,其他品牌的3LCD倍速机种大约比本机贵三成,采用LCoS显像元件的120Hz投影机参考价格可以买两部PLV-Z3000还有找!投影机演进至今,现在我已经把「倍速」列为高性能投影机的必要条件,若以此为标准,本机就是现阶段价格最低的高性能投影机,这就是我给它最佳推荐的关键因素。


投影机不管价位再高,厂商也不敢夸口自己的制品是完美的。 PLV-3000本来就不是高价机种,当然有尚待改进的地方:我个人认为镜头的品质可以再加强,这样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锐利、更有深度感、色纯度更高,但是却必须增加制造成本,势必会提高贩售价格;再者,Z3000虽然有「玩家级」的众多调整选项,可以让老手们自由自在地调整,提升画质,但我希望原厂的出厂调校能够更符合大众口味,淡化「个性化」(偏重电影)的部分,让电影与日常高画质节目的收视两方都有均衡的表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RGB Chart



新机入手,在完全未调整的状态下,本机处于预设的「Brilliant Cinema」模式,此时本机在大部分阶度上的色温落在7900K~8400K之间,若以6500K为准,调整前的红光比例相对低一些。藉由自订色温先作粗调,随即再利用Gamma R/G/B进一步细调每个阶度的三原色比例,在修正后得到极佳的成效:20~100 IRE的色温都落在6466K~6626K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CHECK




        调整前后的差异主要在色温,其间的色温差异大约在1500K左右。另外,本机在预设状态下(HDMI输入时)95 IRE与100 IRE的明暗阶度较难分辨,因此把HDMI setup从原来的Normal改成Enhanced(改变黑白位准与变动范围),重新设定五项基本调整数值(Brightness变动幅度较大),调整过后最亮位附近的明暗变化也能充分呈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9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