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3821|回复: 29

[影评] 《一九四二》:喜忧参半,虽败犹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4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四二》:喜忧参半,虽败犹荣
  
   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似乎都不怎么突出的电影,可能大多数观众走出影院的会感觉是本片基调压抑、场面宏大、表演稳健,可观影中又没有特别为之动容、为之心疼、为之震撼的感觉,貌似片子品相不错,却离“杰作”尚有距离。
   究其原因在于:冯导演个人对于片子的“期待”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他个人的导演能力。
   先让我们从看看片子的外在表象,片中波澜壮阔大场面层出不穷,无论是飞机轰炸还是灾民逃荒,无论是“火车人海”还是“重峦叠嶂”,都在彰显着作者想要打造一部史诗片的“宏大愿望”。在看冯导演对于本片近二十年的锲而不舍,又聚集来的无数圈内明星,还有那些“冰天雪地”与“炮火连天”的拍摄现场,这些都足可见创作团队的用心与真诚。
   再让我们看一下片子的内在结构。《一九四二》事实上是三个层面的平行叙事;第一,讲述的是张国立饰演的范财主为代表的民间饥民;第二,说的是李雪健饰演的区域高官;第三,描绘的是陈道明饰演的最高领导者。
   作者想要通过这三个层面来表达的内容分别是:一、民间的“愚昧”、“贪利”、“苦难”和“卑微”;二、想做一个称职的“好官”在一个漆黑浑浊的官场有多困难;三,重塑一个气宇轩昂、心系天下、有爱心有坚韧有运筹有骨气的“历史名人”形象。
   应该说,作者为此片所做的努力之大,想要表达思想内容之深,之于今日急功近利、禁区遍地的中国影坛而言,唔好疑问,这些都显得弥足珍贵,但为什么没有把《1942》打造成一把光芒四射直指人心的利剑呢?
   问题并不在于宏大精准的摄像,也不出在写实粗糙的美术,更不在于声震寰宇的音效,问题出在导演对于全片的整体统筹与戏剧功底上面。
  对于片长教长的片子,一定得有穿起故事的“骨架”,才能让片子浑然一体,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说白了,就是即使枝叶千千万,故事主干必须清晰可见,当然这个“主干”可以由主人公或者主人公与其他角色来完成。否则,很容易使得故事发“散”,如果片子主旨并不单一,那么就很容易沦为“形散神更散”的境地。
  《1942》中,上文提到的“三个层面”事实上相当于全片的“三条线”,但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简这三条线没有正面冲突的“交叉点”,这“三条线”完全是共时性平行存在的!于是乎,三条线都想表达思想,可结果是“重点”便被稀释成了“三分之一”。此外,“官场”与“领导者”的层面上的“现实指向性”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其实是“失语状态”,而最能直接打动普通观众的“饥民主线”却被另外两条线的内容所冲淡了。
  与其说导演忽略了这一点,倒不如说是导演“强烈的表达欲”让其不忍减弱“两条副线”的份额。事实上,导演已经意识到片子发“散”的问题,因此故意加入“厨师”、“牧师”、“外国记者”这样中间段“短线索”人物,想要起到片中段落间的“衔接”作用,但事实上却起到了欲盖弥彰的作用,使得片中的人物显得更为众多,并且稀释了主角应有的深入表现空间!
   总而言之,现有的本子事实上主线不突出,主人公不突出,作为一部电影还需好好“加工”,导演想要完善却“未见成效”。
  如果有人说冯导演是位喜剧导演,冯导演肯定不认可,以前的《一声叹息》、此外的《集结号》、《大地震》都是反例,但说冯导演是位在片中有明显幽默感的导演,或许他会欣然接受。这种“幽默”以“黑色”的形式再次出现了《1942》中。但问题是,只有一种“幽默”适合出现在沉重的现实题材作品中,那是一种看上去很好笑,但笑起来又让人觉得发凉,笑后再想想觉得心酸的“幽默”。这可能就是“幽默”的最高级。在《1942》中,张涵予饰演的牧师唱词带有这种味道,但更多时候片中的幽默还是有损于全片的基调,比如那句“给我俩饼干儿我跟你睡”,表现出的就不是“人性被扭曲”而是“老娘裤带松”的感觉。
  
  真的要大赞本片主演的演技,李雪健的戏真是零瑕疵、精准细腻、出心入情,让人叫绝!陈道明的戏入木三分,回味无穷,刚柔并济,出神入化!范伟的戏,情真意切,百分百进入角色!其他的表演暂不赘述,那么这么多精湛的演员为何没能让全片牵起一波又一波的“戏剧高潮冲突”呢?
  
  关键问题在于“戏剧冲突”的驾驭能力上。当然剧本上已经提供了多个“高潮点”,比如“卖儿女”、比如多种“直接死亡”,比如“行尸走肉”般的“孤单”等等,为什么“戏不扎心”?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人物前期“铺垫”不足(这里有片长和人物众多的制约),先得让观众爱上这个人物,当这个人物over的时候,观众才会为之“心疼”啊!其二是,本片整体太迷恋大全景,企图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但刻画具体人物时,应有必要的“特写”来描写人物不同阶段、不同境遇时的内心状态!特写用多了,用力过猛,特写太少了,用力不足!!
  
   或许正是因为以上众多原因才导致了本片未能到达冯导演与众多观众朋友的期待水平,当然如果“尺度放宽”,更大篇幅去呈现“灾民主线”与“饥饿苦难”的话,或许对于本片会有很大提升。但假设现阶段只能是假设,片子的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片中大场面的视听效果与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十足称道,但懒散的结构与偏弱的戏剧冲突也容易消解了作品应有的锋芒与力度,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与为了表达说付出的艰辛与勇气,都值得我们尊敬。总体上,应该说这部喜忧参半的《一九四二》,虽败犹荣!!
  
  
  
  
  
  
  
   有肉吃跟着你
   2012 11 31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009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未尝一看
楼主文字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刻意,用力过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部好片子,但是离杰作差口气。

敢用这种拍摄手法,得益于手下一批优秀的演员可以撑起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小刚走的是小说路子。

我觉得其实他这么拍也挺聪明,首先事件本身没有让这些不同阶层的人有过多的交涉。
其实我觉得他这次并不太想夹杂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见解,重点在还原历史事件,拍出问题把思考留给观众。

他自己和刘震云也说了,这书原著就是那种几乎不可能拍电影的类型。
电影的中心要素:故事人物情节和冲突都到了可以说缺乏的地步,所以电影做到这步真不容易。

如果以一个人带动主线故事传达思想精神又很容易成为另一个唐山大地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们现在的体制下,光芒四射直指人心的作品基本别指望了!能让人有所触动就已属难能可贵。

冯小刚和刘震云绝对不是没有“戏剧冲突的驾驭能力”,这部片子保持客观克制个人认为很恰当,也是冯聪明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闹心 发表于 2012-12-5 08:03
就我们现在的体制下,光芒四射直指人心的作品基本别指望了!能让人有所触动就已属难能可贵。

冯小刚和刘震 ...

呵呵!又是拿审查说事。国人啥事总喜欢找借口推外因。
虽然身为观众也痛恨。。。。个人认为但这不是拍不出。。。真正原因。论伊朗比咱们还严苛,但去年的一次别离其实就狠扇。。。。又比如影院,许多国人观众总认为是硬件不好才导致咱们的影院种种不如人意之处,特别是真人类3D时,但其实最大的主因仍然还是软及内在自身的原因,还有其它种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别离也是被捧得虚高。

中国生活电视剧浓缩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09 于 2012-12-5 12:34 编辑

哈哈!这世界有完美并且所有都赞同不反的事和人吗?

。。。好酸。

楼上,那你提一个国内影视在全球各大奖被虚高的片子来?影视发展到今天,新颖没有任何前之痕迹而又合符情理的优秀并让所有普通观众皆喜的剧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不喜欢跟得不得奖有个毛关系。

无间道风云倒是得了奥斯卡,但是依然是平庸。
得奖还真被一些人看成多么神圣的存在了。

奖再大也就是个奖。
对不对老子胃口才是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6-14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